20240314共讀

 20240314共讀



創世記 十八23至33及註

b 一次榮耀的代求 十八23~33

18:23 亞伯拉罕近前來,說,你真的要將義人與惡人一併剿滅麼?

【註1】 這裏亞伯拉罕是用暗示題到羅得。(彼後二7~9。)表面上亞伯拉罕是為所多瑪代求;實際上,他是為羅得代求。(十九27~29。)

18:24 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,你還剿滅麼?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寬容那地方麼?

18:25 你斷不至將義人與惡人同殺,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;這斷不是你所行的。審判全地的主豈不公平行事麼?

【註1】 在亞伯拉罕為羅得的代求裏,他不是照著神的愛和神的恩向神懇求,乃是照著神義的法則向神挑戰。神的義比祂的愛和恩更約束祂。(見羅一17註1。)

18:26 耶和華說,我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,我就要為他們的緣故寬容那地方。

18:27 亞伯拉罕回答說,我雖然是塵土爐灰,還敢對主說話。

18:28 假若這五十個義人缺了五個,你就因為缺了五個毀滅全城麼?祂說,我在那裏若見有四十五個,也不毀滅那城。

18:29 亞伯拉罕又對祂說,假若在那裏見有四十個怎麼樣?祂說,為這四十個的緣故,我也不作這事。

18:30 亞伯拉罕說,求主不要動怒,容我說,假若在那裏見有三十個怎麼樣?祂說,我在那裏若見有三十個,我也不作這事。

18:31 亞伯拉罕說,我還敢對主說話,假若在那裏見有二十個怎麼樣?祂說,為這二十個的緣故,我也不毀滅那城。

18:32 亞伯拉罕說,求主不要動怒,容我再說這一次,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?祂說,為這十個的緣故,我也不毀滅那城。

18:33 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;亞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。

【註1】 亞伯拉罕的代求不是結束於亞伯拉罕的說話,乃是結束於神的說話,這表明真正的代求是神在我們的說話裡說話。



第五十一篇 一次榮耀的代禱

 (c) 照著神的心

 一切正確的代禱,因為都是照著出於神的心的啟示,所以必是照著神的心。代禱不是照著神的話。我已經指出,神雖然沒有題羅得的名字,但亞伯拉罕曉得神的心意。亞伯拉罕不是照著神外面的話代禱,乃是照著神裏面的心意代禱。正確的代禱總得摸著神的心。當亞伯拉罕代禱的時候,神就喜樂了,祂能在心裏說,『何等好,我在地上找到了一個知道我心的人!』

 我再說,正確的代禱總是由在人水平上之神的眷臨所發起的。每當我們深深覺得神在人的水平上臨到我們,我們就要曉得,這是神要發起一次代禱,要我們完成的時候。為此我們必須學習逗留在神面前。就是祂要走開,我們也必須留在祂面前,告訴祂說,『主,我不要失去你的同在,我要和你留在這裏。』你在祂面前的逗留,會開啟祂的心,引出祂的願望。我們已經看見,亞伯拉罕沒有突然的向主說再見,而是和祂同行一段路程。這啟示在某種意義上,神是非常有人情味的。我們若是願意逗留在祂面前,祂會相當有人情味,不肯離開我們。因著我們與祂依依不捨,祂就留下來與我們同在。我多次經歷到這個。我不離開神的面,神也不離開我的面。那樣逗留的結果,就叫神向我開啟祂的心,正確的代禱也出來了。

 代禱不僅僅是禱告,乃是親密的談話。在創世記十八章裏,亞伯拉罕不是在禱告,乃是和那在人水平上的密友談話,說,『無論善惡,你都要剿滅麼?』亞伯拉罕似乎對神說,『這是你的作法麼?讓我題醒你,你不該這樣作。在那城裏可能有五十個義人。為著可能在那裏的五十個義人,你不饒恕那城麼?』這是一種談話。亞伯拉罕又接著說,『將義人與惡人同殺,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,這斷不是你所行的;審判全地的主,豈不行公義麼?』(創十八25。)這是向主有力的挑戰。你與神有過這樣挑戰的談話麼?很少人這樣作過。但是當你進入與那在人水平上的神親密的交通裏,並且知道祂的心願,你就能向祂挑戰,說,『主,這是你的作法麼?這既不是禱告,也不是懇求,乃是在非常友善的談話中向神挑戰。主回答亞伯拉罕說,『我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,我就為他們的緣故,饒恕那地方的眾人。』(創十八26。)代禱的基本原則乃是,代禱是挑戰的談話,不是禱告或懇求。神要我們向祂挑戰。當亞伯拉罕向神挑戰時,神也許 說,『我在地上找到了一個深知我心的人,他不是禱告、求問或懇求,乃是向我挑戰。我必須照他所說的去行,因為我親愛的朋友已經向我挑戰。現在我關切羅得,不如關切我自己。』你曾否經歷過這樣的代禱,用挑戰的方式和神談話,說,『主,這是你作事的方法麼?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麼?將義人與惡人同殺,是你的作法麼?當然不是!』這是真正的代禱。

 我們從創世記十八章二十七至三十二節看見,亞伯拉罕繼續與神談論,要饒恕那城需要多少義人。耶和華說,『我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,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城。』亞伯拉罕就問,假若少了五個,祂要毀滅那城麼?祂回答說,『我在那裏若見有四十五個,也不毀滅那城。』四十五這數目是耶和華說的,不是亞伯拉罕說的。祂似乎說,『四十五個也行,但我在那裏找不到那麼多。』然後亞伯拉罕問,四十個怎麼樣呢?祂說,『為這四十個的緣故,我也不作這事。』亞伯拉罕又題議三十個,祂說,若在那裏找到三十個,祂也要饒恕所多瑪。然後,在亞伯拉罕一面,又把數目減到二十,祂又說,為這二十個的緣故,祂也不毀滅那城。最後達到底數了,亞伯拉罕第六次題議,假若在那裏找到十個義人,也求主饒恕那城。神說,甚至為那十個人,祂也不毀滅那城。亞伯拉罕向主六次題議,把數目從五十減到十。此後,他沒有負擔題議第七次了。也許 神的同在引導他不要這樣作。當神告訴亞伯拉罕,為十個義人的緣故,祂也不毀滅那城,(創十八32,)亞伯拉罕很失望。羅得有妻子,有兩個未嫁的女兒,和幾個已嫁的女兒連同她們的丈夫。照著亞伯拉罕的估計,羅得一家連所有的女婿在內,至少該有十個人。當亞伯拉罕得知,在所多瑪連十個義人也沒有,這令他喫驚並失望。

      (d) 照著神公義的法則

 亞伯拉罕向神挑戰,乃是照著神公義的法則。(創十八23?25。)亞伯拉罕對祂說,『你是審判全地的主。你要這樣作麼?這不是你公義的法則。』正確的代禱既不是照著神的愛,也不是照著神的恩,乃是照著神的義。向神最有力的挑戰不是對祂說,『神阿,你不是愛的神麼?』我們若是這樣說,神也許 會說,『不錯,我是愛的神,但愛是在乎我。我高興就愛,我不高興就不愛。我這樣作有甚麼不對?』對這我們無話可說。我們該向神說,『神阿,你不是義的神麼?』我們若照著神的義向神挑戰,祂會回答說,『我的確是義的。』祂絕不會說,『我若高興,我就是義的;我若不高興,我就不是義的。』這會是怎樣一位義的神呢?我們必須照著神的義向神挑戰,因為祂的義比祂的愛和恩更約束祂。神沒有義務要愛人或施恩,但祂有責任要公義。沒有甚麼像神的義那樣堅固的約束神。每一個好的代禱者都知道,約束神最有效的作法,乃是照著祂的義向祂挑戰。我們應當說,『審判全地的主會作這樣的事麼?』神要回笞說,『不會。我是公平的,我絕不會那樣作。但你必須給我看見使那城得稱義的合式人數。你若給我看見稱義的人數,我就得稱義,我就是義的。我絕不毀滅那城。』正確的代禱絕不照著神的愛懇求神,乃是照著神義的法則向神挑戰。

 我信在主的恢復中,許 多人會被帶進這樣的代禱裏。當神來臨,在人的水平上訪問亞伯拉罕,祂乃是來尋找代禱的人。今天神再次在人的水平上降臨,不是要尋找單個的人,乃是要尋找團體的人。我信不久以後,在地上要有一班人完全像亞伯拉罕一樣,他們知道神的心,並且在祂的同在裏向祂作挑戰性的代禱。我們可以向神說,『主,你豈不知你已經在新約裏明確的應許 我們,要完成你所動的善工麼?』亞伯拉罕並沒有哭著求神,為羅得的緣故饒恕所多瑪,他乃是向神挑戰。照樣,我們不該哀哭、懇求,乃該向神挑戰。神不要聽我們的哀哭,祂要聽我們挑戰性的代禱。

      (e) 表達神的願望

 亞伯拉罕的代禱回應了神關於羅得的心願。當他照著神的心代禱時,他的代禱自然而然表達了神的願望。正確的代禱總是表達神的願望。這是代禱的另一個原則。我們的代禱若是由我們在與神親密的交通裏,對神啟示的看見所發起的,就我們在代禱中無論向祂說甚麼,都是祂心願的表達,祂心意的回應。真實的代禱不是表達我們的願望,乃是表達神的願望。不是照著我們的心意尋求甚麼,乃是尋求神心意的完成。

      (f) 完成神的旨意

 代禱也必須完成神的旨意。雖然神有一個旨意要救羅得,但沒有亞伯拉罕的代禱,神就無路完成祂的旨意。正確的代禱總是為著成就神的旨意鋪路。牠為屬天的火車鋪軌道。神想要將羅得從所多瑪救出來,但祂必須找出一條路這樣作。因此,祂訪問亞伯拉罕,目的是要他為羅得代禱。亞伯拉罕很能體諒神的心,神也能向他敞開祂的心。亞伯拉罕立刻用挑戰性的代禱向神回應祂的心願。這個代禱乃是神願望的表達,也是祂旨意的完成。

 今天在召會生活中,迫切需要這種挑戰性的代禱。主所給我們的一切信息,都是為著完成祂的旨意。在這本生命讀經裏,我們不是僅僅顧到聖經的教訓,而是為著祂的恢復釋放主今日的話。我們信在讀過本篇信息以後,許 多親愛的聖徒會回應神的話,並對真正的代禱有充分的體認,因而使強烈的回聲響徹主的恢復。從今以後,我們許 多人要運用靈,照著神的心願向神挑戰而為召會代禱。我們知道,祂的心願乃是要將祂的子民從邪惡的城裏拯救出來,將今日的羅得從被定罪的光景中搭救出來。我們若是親近神,與祂有親密的交通,我們就能懂得祂的心,而在榮耀的代禱中向祂回應祂的心願。在下篇信息中我們要看見,亞伯拉罕的代禱非常有效。在創世記十九章二十七至二十九節我們看見,亞伯拉罕仍和神的心相聯。亞伯拉罕清早醒來,向著那城觀看,十分掛念羅得。十九章二十九節清楚的告訴我們,神記念亞伯拉罕,『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,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。』在召會生活中,這種有效的代禱要多而又多的得著體認並實行在我們中間。

      (g) 直到主說完了話

 創世記十八章不是結束在亞伯拉罕的說話,乃是結束在神的說話。三十三節說,『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。』這裏是記載亞伯拉罕的代禱,但不是說亞伯拉罕說完了話,乃是說主說完了話。正確的代禱總是神的說話。表面上是我們在說話,實際上是神在我們的說話裏說話。

 我喜歡這一節,說,『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。』許 多時候我們在禱告中說完了話,就說『阿們;』我們說『阿們,』等於說再見。我能作見證,千百次在主對我說完話之前,我就這樣向主說再見了。我禱告了相當長的時間,然後說『阿們,』意思就是再見。但在我靈的深處,我覺得神在說,『你在作甚麼?我還沒有與你說完話,為甚麼不再停留幾分鐘呢?』我們許 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。我們的『阿們,』我們的再見,說得太快了。我們需要停留在神面前,直到祂對我們說完了話。我們的代禱必須說出神所說的。


北投大區生命讀經共同追求班

週一到週五

 下午 15:00~15:30

 晚上 22:00~22:30

使用Zoom 會議

 https://us06web.zoom.us/j/81938175551?pwd=ZG5WS0ROSDl2VmpEMkVGTG00cFc3dz09

會議 ID:819 3817 5551

 密碼:112112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ls41r009馬可福音生命讀經9- 奴僕救主福音服事的行動

ls01c001創世記生命讀經-3

ls01c001創世記生命讀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