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313共讀

 20240313共讀



18:16 三人就從那裏起身,向所多瑪觀望;亞伯拉罕也與他們同行,要送他們一程。

18:17 耶和華說,我所要作的事,豈可瞞著亞伯拉罕麼?

【註1】 神向亞伯拉罕啟示祂要毀滅所多瑪的心意,因為祂在尋找代求的人。當神要毀滅所多瑪時,祂的心關切住在所多瑪的羅得。(十三12,十四12,十九1。)祂想要拯救羅得,好保護經由路得(她是摩押人,是羅得的後裔)而有的基督家譜,(十九37,得一4,太一5,)但若沒有代求的人,祂就無法作這事。因此,在神與亞伯拉罕親密的交通中,祂未題羅得的名字,卻奧祕的啟示了祂心頭的願望。正確的代求不是由人發起,乃是憑著神的啟示。因此,這樣的代求說出神的願望,並為成全神的旨意鋪路。

18:18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又大又強的國,並且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。

18:19 我眷顧他,為要叫他吩咐他的子孫和他以後的家屬,遵守我耶和華的道,秉行公義和公理,使我論到亞伯拉罕的話,都成就在他身上。

【註1】 直譯,認識。

18:20 耶和華說,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甚重,聲聞於我。

18:21 我現在要下去,察看他們所行的,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麼?若是不然,我也會知道。

18:22 二人轉身離開那裏,向所多瑪走去;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。

【註1】 亞伯拉罕站在耶和華面前的目的,是要為羅得代求。亞伯拉罕在神面前榮耀的代求,不是地上的人向天上的神禱告,乃是兩個朋友之間屬人的談話,是照著神心頭願望的揭示而有的親密談話。

創世記生命讀經
第五十一篇 一次榮耀的代禱


     (2) 一次榮耀的代禱

 在本篇信息中,我們來看另一粒撒在創世記中神聖啟示的種子,就是代禱的種子。在創世記前十七章,沒有代禱的記載。雖然我們會推想,麥基洗德曾在背後為亞伯拉罕代禱,但沒有這事的記載。聖經中第一次清楚的題到代禱是在創世記十八章,在那裏我們看見,亞伯拉罕是第一個代禱的人。這段代禱的記載不僅僅是種子,因牠包含了相當程度的發展。創世記十八章不但有代禱的故事,也有代禱基本原則的清楚啟示。代禱在聖經中是一件大事。沒有代禱,神的經綸就無法成就。今天基督作我們君尊神聖的大祭司,祂超特的職事就是代禱的職事。羅馬八章三十四節和希伯來七章二十五節都告訴我們,基督在為我們代求。代禱這件事既是這樣重要,我們就必須用整篇信息來專一的說到,主要是來看代禱的基本原則。

      (a) 照著神的啟示

 代禱的第一個基本原則是必須照著神的啟示。(創十八17,20?21。)在神眼中惟一算得數的代禱,乃是照著神啟示的代禱。這就是說,正確的代禱不是我們發起的,乃是神在祂的啟示中發起的。這在創世記十八章有清楚的描繪。亞伯拉罕並不是一天早晨醒來,掛念到羅得,於是跪下來向那在天上寶座上的一位,為羅得代禱。不是。當時亞伯拉罕在大熱天坐在他的帳棚門口納涼,神以平常人的形態來臨。因著神沒有在祂的榮耀裏,帶著祂的威嚴來臨,亞伯拉罕起先並沒有認出訪問他的是耶和華神。最終,亞伯拉罕察覺到這一位就是神。然而,亞伯拉罕沒有被嚇住,他非常安息的與神交談,好像與親密的朋友交談一樣。這次談話必定持續了好幾小時,因為豫備飯食並喫飯都需要時間。當神和兩個天使要離開的時候,亞伯拉罕沒有向他們說再見,乃是送他們上路,可能和他們走了很長的路程。在這裏我們看見,我們的神不但是愛的神,也是試驗人的神。祂雖然愛我們,並且知道一切,但祂常常試驗我們。祂知道我們的心,知道我們全人最深的部分,但祂常常不說甚麼。祂藉著試驗,將我們裏面的東西引出來。

 在創世記十八章,神臨到亞伯拉罕的目的是甚麼?祂來當然不是為著喫飯;祂來也不是為了堅定關於撒拉生兒子的應許 。神臨到亞伯拉罕,乃是因為祂在尋找代禱的人。神在天上的寶座上,已經定意要對邪惡的所多瑪城執行審判。但神絕不會忘記,祂的一個子民羅得在那城裏。羅得甚至不曉得,他必須從所多瑪被救出來。神怎麼辦呢?祂必須找到一個人為羅得代禱。神知道在地上沒有一個人像亞伯拉罕那樣關切羅得,並且像亞伯拉罕那樣與神同在。所以,神臨到亞伯拉罕,目的是要找到一個代禱的人。沒有代禱的人為神的子民代禱,神就不能作甚麼。神有祂神聖的原則,其中一個乃是:若沒有代禱,祂就不能拯救任何人。每一個基督徒得救,都是因著代禱而成就的。神不是留在祂天上的寶座上等候這樣的代禱。祂乃是以平常人的形態下來訪問亞伯拉罕,使亞伯拉罕容易和祂談話,並為羅得代禱。在創世記十八章,亞伯拉罕不是向神禱告,或者呼求神的名,他乃是和神談話,好像和親密的朋友談話一樣。因此,在本章裏,神訪問亞伯拉罕的目的乃是使他接受負擔,照著神的願望為羅得代禱。

 神雖然在亞伯拉罕的帳棚門口停留了好幾小時,也和他談了很多話,但神隻字不題祂來尋找代禱者的目的。我們也常常這樣作。也許 你要一位弟兄為你作一件事。你若是有智慧的話,你不會一到他那裏,就立刻請他作那件事。你會先和他談談別的事,藉以斷定他的心境。在你訪問的末了,如果這位弟兄送你到門口,或者送你一程,你就可以向他敞開自己,把你的心願告訴他。然而,他若不是對你依依不捨,不過說,『今晚聚會見,』你就曉得他的心很冷淡,不會對你要他作的事感興趣。但是他若說,『我想要和你多耽一會兒,』那麼你就知道你能向他敞開自己了。

 當時神臨到亞伯拉罕,亞伯拉罕歡迎祂,給祂豫備水,又用佳餚款待祂。在豫備飯食並喫飯的時候,神雖然和亞伯拉罕說話,卻沒有揭示祂來的目的。乃是在神起身走出帳棚,亞伯拉罕陪著祂和兩個天使,送他們一程的時候,神纔將祂的心意告訴亞伯拉罕。亞伯拉罕和他們同行的時候,主說,『我所要作的事,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?』(創十八17。)神不能向亞伯拉罕,祂親愛的朋友並祂所呼召的人,隱瞞祂的心意。

 亞伯拉罕在神面前逗留,甚至當兩個天使離開他們往所多瑪去以後,他仍舊站在神面前,(創十八22,)那時神就向他敞開自己。神不是直接向亞伯拉罕敞開,而是以暗示的方式向他敞開。神不是說,『亞伯拉罕,我不久就要毀滅所多瑪。羅得在那裏,我非常關切他。我來要你為他代禱。』神不是那麼簡單。神乃是說,『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,聲聞於我。我現在要下去,察看他們所行的,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麼?若是不然,我也必知道。』(創十八20?21。)神隻字不題羅得,但祂說到所多瑪,心意乃是為著羅得。這兩個朋友談羅得,但都不題羅得的名字。他們是以奧祕、暗示的方式談羅得。亞伯拉罕知道神關切羅得,他就為羅得代禱,但他也不題羅得的名字。然而,神知道亞伯拉罕的心意,正如亞伯拉罕知道神的心意一樣。

 不要以為神關於代禱的啟示是那麼突然、神奇、『靈恩』的臨到。我們要從神的心領受這樣的啟示,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過程。我們必須從迦勒底的吾珥,一路經過許 多地方,來到希伯崙幔利橡樹的帳棚門口。首先,神向亞伯拉罕顯現為榮耀的神,藉以呼召他。那時亞伯拉罕還沒有豫備好,沒有資格從神的心領受啟示。他沒有在與神親密的交通裏。甚至在亞伯拉罕殺敗了基大老瑪和別的諸王以後,他也還沒有豫備好與神親密的交談。在創世記十五、十六章,我們看見亞伯拉罕雖然是尋求神、愛神的人,但他還相當在肉體裏。在十七章他受了割禮,被了結了,他的名字由亞伯蘭改為亞伯拉罕,他成了另一個人。然後在十八章,神在希伯崙幔利橡樹那裏臨到他。祂不是以榮耀的神,或者至高的神,天地的主,或者以利沙代的身分,而是以平常人的身分來臨,和祂親密的朋友共享一餐。那時神找到了一個合祂心意的人。在創世記十八章,亞伯拉罕在神面前榮耀的代禱,不是地上的人向天上的神禱告,乃是兩個朋友之間的交談。神從天降下,降卑自己,穿上平常人的形態,和亞伯拉罕交談。最終,祂向亞伯拉罕表明祂是全能的神;但他們繼續像兩個朋友一樣談話。當亞伯拉罕在這種情形裏,他就豫備好,有資格從神的心領受關於祂心願的啟示。代禱乃是照著神心願的揭示來與神密談。這是代禱的第一個基本原則。

 要神向人啟示祂的心願,人必須豫備好。雖然千百萬的人屬乎神的名,但非常少的人豫備好,受過管教、訓練、割禮並被了結。雖然我們不是那麼像亞伯拉罕,但有時我們也有類似的經歷。我們若是願意放棄自己,棄絕肉體;那時,令我們非常驚訝的,神會像朋友一樣臨到我們。我們不是向祂禱告,或者呼求祂的名,而是和祂談話,好像和親密的朋友談話一樣。

 要符合代禱的第一個原則,就是照著神心願親密的啟示,我們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過程。我們需要受對付、受割禮、被了結。然後我們就豫備好得以與神親密的交通。神要臨到我們,不在神的水平上,乃在人的水平上,正如祂臨到亞伯拉罕一樣。假定神今天這樣臨到你,那你就要接待祂喫飯,和祂交談,面對面的說話。這樣和神交談是何等美好!當我們這樣與神有交通,我們不覺得自己是和全能、威嚴的神談話,乃覺得是和另一個人談話。這就是照著神啟示代禱的意義。這種代禱總是親密的、奧祕的,並且以暗示的方式來進行。

      (b) 表面上為著所多瑪,實際上為著羅得

 神向亞伯拉罕啟示祂的心願以後,亞伯拉罕立刻領會了神的意思。表面上亞伯拉罕是為所多瑪代禱,實際上他是為羅得代禱。『亞伯拉罕近前來說,無論善惡,你都要剿滅麼?』(創十八23。)這裏隱指羅得。亞伯拉罕似乎在說,『主,你豈不知在所多瑪,就是你即將毀滅的邪惡之城,有一個義人麼?也可能有別的義人和他在一起。你要將義人與惡人一併剿滅麼?』神沒有向亞伯拉罕題羅得的名字,但亞伯拉罕懂得。照樣,亞伯拉罕沒有向神題羅得,但神也知道。他們以奧祕的方式彼此交談。外人沒有一個知道他們在說甚麼,但他們彼此懂得,因為他們是親密的朋友。我們如何能證明亞伯拉罕實際上是為羅得代禱呢?這證明是在創世記十九章二十九節:『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,祂記念亞伯拉罕,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,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。』這裏不是說神記念羅得,乃是說神記念亞伯拉罕。本節清楚的給我們看見,神答應了亞伯拉罕的代禱,將羅得從所多瑪救出來。因此,亞伯拉罕在十八章的代禱實際上不是為著所多瑪城,乃是為著羅得。

 原則上,亞伯拉罕為羅得的代禱,就像新約裏召會的代禱一樣。在亞伯拉罕的時代,神在地上的子民由兩個家所組成,就是亞伯拉罕家和羅得家。神的部分子民,就是羅得家,已經漂流到罪惡的所多瑪城裏。照樣,一些召會的人也已經漂流到世界中。亞伯拉罕怎樣為漂流到所多瑪神的那部分子民代禱,照樣,我們也必須為漂流到世界中的弟兄姊妹代禱。亞伯拉罕的代禱,是頭一個與召會生活中的代禱相像的。


北投大區生命讀經共同追求班

週一到週五

 下午 15:00~15:30

 晚上 22:00~22:30

使用Zoom 會議

 https://us06web.zoom.us/j/81938175551?pwd=ZG5WS0ROSDl2VmpEMkVGTG00cFc3dz09

會議 ID:819 3817 5551

 密碼:112112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ls41r009馬可福音生命讀經9- 奴僕救主福音服事的行動

ls01c001創世記生命讀經-3

ls01c001創世記生命讀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