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林多前書共同追求綱要(18) 對付喫祭偶像之物(二) 使徒的表白

哥林多前書共同追求綱要(18)
對付喫祭偶像之物(二)
使徒的表白
讀經:哥林多前書第九章 1~27 節
信息: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第 45、46 篇

壹、前言

一、林前九章是對付喫祭偶像之物這一段插進的話。在這段插進的話裏,使徒把自己當作榜樣擺在哥林多信徒面前,使他們不絆跌別人,卻實行八章十三節關顧之愛的原則,凡事顧到基督身體上的肢體,以建造別人。

二、使徒把自己當作信徒的榜樣時,說到他的使徒職分。這使他有權柄對付本書所論到的一切難處。他處理這些難處,不僅基於他的教訓,也基於他使徒職分所有的權柄

三、哥林多信徒懷疑保羅的使徒職分,並陷於混亂的光景,主要的是由於他們因屬世的智慧、自信與驕傲而有的愚昧。

四、使徒保羅在哥林多人面前為自己分訴時,他說到他作使徒的資格、權利,並顯示出他的忠信以及他的努力,這些都值得我們效法與學習。

貳、使徒的資格

一、使徒–受差遣者

(一)使徒,原文意受差遣者。主的使徒,乃是受祂差遣,有祂的權柄傳神的福音,教導神聖的真理,並建立眾召會的信徒。

1、第一個使徒–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多次說到『那差我來者的』,祂是一個受差之人最好的榜樣,順從父的旨意,以完成神的經綸(來三 1)。

2、十二使徒–如在行傳第一段,彼得和約翰是這樣的使徒(在猶太人中間)。

3、聖靈時代的眾使徒–在行傳第二段,保羅和巴拿巴是這樣的使徒(在外邦人中間)。接著他們,有些人也成了使徒,如西拉和提摩太(帖前一 1,二 6)。

(二)只要人有能力傳福音,有恩賜教導神聖的真理,並且能建立召會,他就有資格並得印證,是受主差遣、有主使命和權柄的使徒。

(三)以弗所書第四章十一至十二節:『祂所賜的,有些是使徒,有些是申言者,有些是傳福音者,有些是牧人和教師,……。』這說明使徒是神賜給召會重要的恩賜。

二、保羅使徒職份的印證

(一)『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麼?』(林前九 1)這指保羅見過主榮耀、復活的身體(十五 5~8)。這是格外的特權,對看見者構成尊貴與榮耀,但不是作主使徒的條件或資格。

(二)『你們不是我在主裏所作之工麼?』(九 1)保羅在主裏的工作有果效,是他使徒職分的證明,而不是資格。

(三)『若是對別人我不是使徒,對你們我總是使徒,因為你們在主裏正是我使徒職分的印記。』(九 2)因為保羅在主裏藉著福音生了哥林多的信徒(四 15),是他勞苦的果子。使徒有效工作的充分結果,不僅是他使徒職分的證據、證明,也是他使徒職分的印記。這在他使徒的勞苦上打上明顯的記號,鑑定並證明他的使徒職分。

參、使徒願意放棄合法的權利

一、放棄嫁娶及接受聖徒供給的權利

(一)『難道我們沒有權利喫喝麼?』(九 4)權利,原文或作自由。這裏的權利,指使徒因著傳福音幫助召會,而在生活上接受聖徒和召會的供給(九 14)。

(二)『難道我們沒有權利帶著為妻子的姊妹往來,彷彿其餘的使徒……』(九 5)保羅因著專心事奉主,放棄合法嫁娶的權利。

(三)『獨有我與巴拿巴沒有權利不作工麼?』(九 6)這裏的不作工,意思是不帶職業。有些使徒不帶職業,而由召會或由信徒供給。保羅和巴拿巴有權利不作工。但他們親手作工,好供應自己的需要。

二、放棄作工得工價的權利

『有誰當兵,曾自備糧餉?有誰栽種葡萄園,不喫園中的果子?有誰牧養羊群,不喫羊群的奶?』(九 7)『在摩西的律法上記著:“牛踹穀的時候,不可籠住牠的嘴。”……因為耕種的當存著指望去耕種,打場的也當存著分享的指望去打場。』(九 9~10

(一)當兵的接受糧餉,栽種葡萄園的吃園中的果子,牧養羊群的喝羊群的奶,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,都是合法的權利。

(二)這些合法的權利保羅沒有用過,但他也顧到其他服事之人的需要,所以他引用摩西所說的,『“牛踹穀的時候,不可籠住牠的嘴。”……因為耕種的當存著指望去耕種,打場的也當存著分享的指望去打場。』甚至他在提摩太前書五章十七節說到,『那善於帶領的長老,尤其是那在話語和教導上勞苦的,當被看為配受加倍的敬奉。』

三、作一個動機清潔、純淨的人

 『我們若把屬靈之物撒給你們,就是從你們收割肉身之物,這還算大事麼?若別人在你們身上分享這權利,何況我們?然而我們沒有用過這權利,倒凡事忍受,免得基督的福音受到任何攔阻。』(九 11~12

(一)雖然作工的配得工價,但事奉神不是一種對價關係,若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(提前六 5),如同舊約的巴蘭,在神看這是可恥的。在服事的存心及動機上,我們要操練心清手潔。

(二)使徒在這裏放膽、率直、剛強且直接的表白,揭示他是心、靈純淨的人,也揭示他在主的工作裏,除了基督與祂的身體以外,沒有別的目的。

(三)十二節的「忍受」,原文或作容忍;直譯,(如器皿)容納,隱藏。因此是指(如屋頂)遮蓋。保羅像器皿容納哥林多人對他所作的一切,也像屋頂遮蓋他們。

(四)林後十二章十六節指明,有些哥林多的信徒以為保羅藉著狡猾詭詐,從他們得著物質的利益。他們對保羅有這種想法,因為他們的動機不純淨。

(五)我們到底純淨不純淨,乃在於我們的動機,我們的動機也許與我們個人的利益有關。眾召會中的難處,往往是某些人尋求個人的利益而產生的,我們需要十字架來對付我們的動機。

四、願意為基督與召會而死

『但這些權利我全沒有用過;我寫這些話,並非要你們這樣待我,因為我寧可死,也不–沒有人能使我所誇的落了空。』(九 15)這裏我們看見,使徒乃是不顧一切,絕對為著主的權益。他不僅甘願犧牲一切的權利(九 1215 上,18),甚至甘願付出性命的代價。保羅寫這些事,的確不是要從哥林多的信徒接受供給或餽送。反之,他甚至願意為基督與召會而死。

肆、使徒在傳福音上的忠信

一、傳福音的負擔壓在他的身上

『我若傳福音,於我原沒有可誇的,因為我是不得已的。若不傳福音,我便有禍了。』(九 16

(一)保羅不在意哥林多人怎樣對待他,或他們對他怎樣反應,但有一個負擔壓在他身上,要他完成他職事的工作。他傳福音的職事是不得已的,知道他若不傳福音就會受虧損。這指明保羅的忠信。

(二)我們若在傳福音上忠信,就不會顧到別人的反應,或別人怎樣對待我們,因為我們有負擔,這負擔使我們盡我們的職事。

二、甘願接受管家職分的託付

『我若甘心作這事,就有賞賜;若不甘心,管家的職分卻已經託付我了。』(九 17

(一)管家職分,原文也可譯作家庭管理、家庭分配。使徒不僅是傳道者,還是神家中的管家,管理家庭的人,將基督的救恩、生命和豐富分配給祂的信徒。這樣的職事,就是託付並委派他的管家職分(弗三 2,林後四 1)。

(二)這節說明保羅傳福音不在於他的選擇,因他已被主抓住,被主徵召,並受了管家職分的託付。不管他願不願意,都必須完成主所給他的負擔。他對此沒有選擇,也無法逃避傳福音的託付。

三、傳福音從主得賞賜

『這樣,我的賞賜是甚麼?就是在傳福音上,我免費供應福音,免得用盡我在福音上的權利。』(九 18

(一)使徒寫哥林多前書不是為著幫助失喪的罪人得救,乃是為著幫助得救的信徒長大(三 6~7)、用貴重的材料建造(三 1012~14)、顧到主的肢體(八 9~13)並賽跑(九 24)。因此,他一再說到賞賜,作為信徒前進的激勵(三 14,九 1824~25)。

(二)保羅沒有對哥林多人用他的權利,他對別的召會卻用了這權利。而保羅是免費傳福音給哥林多人。

四、自願奴役於眾人並與人同享這福音

(一)保羅自願放棄所有合法的權利,因此他對哥林多人而言是自由的,但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多得人卻自願奴役於眾人(九 19)。

(二)二十至二十二節說出他如何自願奴役於眾人,他是一個捨己俯就人,在神在人面前都是一個柔輭而有彈性的人。

(三)保羅為眾人的緣故,調整自己以適應一切的事,也就是適應飲食不同的方式和實行,願意以別人所遵循的方式生活,為要救些人。

(四)『凡我所行的,都是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與人同享這福音。』(九 23

1、同享這福音,原文含意豐富;直譯,作這福音的同享者(或共同有分者、合作者、合夥者)。

2傳福音是勞苦,但我們在傳福音上勞苦,就有一分給我們享受。保羅很儆醒,使他在傳福音給別人時,也能有分於對福音的享受。

伍、使徒的努力

一、竭力賽跑以贏得獎賞

『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?你們應當這樣跑,好叫你們得著獎賞。』(九 24

(一)基督徒的生活,乃是一場賽跑,為要贏得獎賞,這是作為一種激勵的賞賜。保羅認為他的傳福音是奔跑基督徒的賽程,他勸勉我們要跑,好叫我們得著獎賞。我們今日是否努力傳福音,將會影響我們那日能否得獎賞

(二)奔跑是說出我們服事主、過召會生活的態度應該是主動、積極,且是盡力的。林前九章這裏,使徒正在場上奔跑(九 26);在他晚期的一封書信,腓立比書裏,他還在奔跑(腓三 14);直到提後四章六至八節,他奔跑到最後一刻,纔有把握會在主顯現時得祂的賞賜。在這獎賞的光中,使徒囑咐哥林多信徒,要跑這一場賽跑,使他們能得著賞賜。

(三)賞賜與國度有關,國度的實現,要成為贏得基督徒賽跑得勝聖徒的賞賜(參:來十二 28 1)。此外,公義的冠冕亦是跑盡賽程之得勝信徒的獎賞(參:提後四 8 1)。

二、諸事都有節制

『凡較力爭勝的,諸事都有節制;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華冠,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華冠。』(林前九 25)這世上所有在競賽中較力爭勝的,都有嚴格的節制。我們信徒為要得不能壞的華冠,在諸事上就更要有節制。

三、痛擊己身叫身為奴

『所以我這樣跑,不像無定向的;我這樣鬬拳,不像打空氣的;我乃是痛擊己身,叫身為奴,免得我傳給別人,自己反不蒙稱許。』(九 26~27

(一)我們不像禁慾主義者苦待身體,也不像智慧派認為身體是邪惡的。我們是要操練治服身體,使其成為被征服的俘虜,像奴隸一樣服事我們,好成就我們神聖的目的。

(二)哥林多人縱情淫亂,濫用他們的身體,不顧神的殿(六 19),並且任意喫祭偶像之物,不顧輭弱的信徒(八 9~13)。在這裏叫身為奴是指明我們需要征服我們的身體,並治服牠,將牠帶進一種非常正面的奴役,使我們的身體成為聖靈的殿與基督的肢體。

(三)我們操練治服身體到一個地步,使牠能完全配合主的需要,甚至顧不得喫、顧不得睡,完全拚上自己。

四、惟恐不蒙稱許

(一)這裏的不蒙稱許,原文或譯作不合格,被棄絕;亦即不配得獎賞。在基督審判台前所要進行的審判,要斷定我們蒙主稱許或不蒙稱許,我們要為主所認識或為祂所棄絕。

(二)馬太七章二十二節主耶穌說,當那日,許多人要告訴主,他們在祂的名裏豫言過,在祂的名裏趕鬼過,並在祂的名裏行過許多異能。然而,主要說,祂從來不認識他們。這就是說,祂不稱許他們所行的。我們的工作若是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揀選擅自作的,就不會蒙主稱許。

(三)林前九章啟示保羅的忠信。他在祂的靈裏完全忠信於主的囑咐與託付。主囑咐他奔跑賽程,祂就努力奔跑。我們也要這樣奔跑基督徒的賽程,使我們不至不蒙稱許,被棄絕,不合格,失去要來國度裏的享受為獎賞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ls41r009馬可福音生命讀經9- 奴僕救主福音服事的行動

ls41r018 馬可福音共同追求綱要(18)奴僕救主為著祂救贖服事的豫備

ls41r014馬可福音共同追求綱要(14) 登山變化形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