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1013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14- 對付信徒間的訴訟
讀經:哥林多前書六章 1~11 節
信息: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 37 篇
貳、召會的審判(林前六 1~8)
一、哥林多召會有相爭的事
『你們中間有人與別人起了相爭的事,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,而不在聖徒面前求審?』(六 1)
(一)哥林多信徒中起了相爭的事,卻將這樣的事告到不義的人中間尋求解決。
(二)不義的人在此指不信者,他們在神面前是不義、不公正的人。
1、『沒有義人,連一個也沒有,沒有明白的,沒有尋求神的;都是偏離正路,一同變為無用;沒有行善的,連一個也沒有。』(羅三 10~12)
2、因為眾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,但因神的恩典,藉著在基督耶穌裏的救贖,就白白的得稱義(三 23~24)。
3、信徒乃是義的。因基督為我們的罪付了代價,並在祂的救贖裏履行了神對我們一切的要求,神就必須因祂自己是義的,而稱我們為義(三24 註 2)。
(三)本書信所對付的第三個難處,是弟兄彼此告狀的事(林前六 1~11)。這不是罪,像魂所引起的分裂;也不是粗鄙的罪,像情慾的肉體所行出的亂倫。這是人要求合法的權益,不願意喫虧,不願意學十字架的功課。
二、聖徒要審判世界
『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麼?若世界為你們所審判,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麼?』(六 2)
(一)在要來的國度時代裏,得勝的聖徒要與基督一同作王,審判世界。
(二)啟示錄第二章 26 節說,『得勝的,又守住我的工作到底的,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;』這是給得勝者在千年國裏與基督一同轄管列國的獎賞。
(三)啟示錄第二十章 4 節又說,『我又看見幾個寶座和坐在上面的,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。我又看見那些為耶穌的見證、並為神的話被斬者,以及那些沒有拜過獸與獸像,額上和手上也沒有受過牠印記之人的魂,他們都活了,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。』(啟二十 4)
(四)坐在寶座上的乃是得勝者。這時他們已坐在寶座上,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,這使他們得著審判的權柄(參:但七 10,18,22)。
(五)因著聖徒要審判世界,他們的確配得過審判最小的事。審判這最小的事,直譯作最小的法庭。這裏的審判指由一些聖徒執行的審判,審判他們中間的案件。審判這些案件比起治理世界,是微不足道的。
三、聖徒要審判天使
(一)『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麼?何況今生的事?』(林前六 3)
(二)『就是天使犯了罪,神也沒有寬容,反而把他們丟在他他拉裏,交在幽暗坑中,拘留著等候審判;』(彼後二 4)
1、審判即大日的審判(猶 6),可能就是白色大寶座的審判,要執行在所有的死人和鬼身上,也可能執行在墮落的天使身上(啟二十 11~15)。
2、所有在撒但背叛中與他聯結的天使、鬼和世人,在他們邪惡的首領受到審判並被扔在火湖裏(二十 10)之後,也要立即在同一時候、同樣的受審判,且有同樣的結局,他們也要被扔在火湖裏(彼前一 17 註2)。
3、那些在基督裏的得勝信徒,成為基督的新婦,在千年國之後,同基督一同執行對撒但及跟隨牠的惡天使的審判。
四、弟兄間的案件應由聖徒審判
(一)『既是這樣,你們若有今生的事當上法庭,是派召會所不看為甚麼的人審判麼?』(林前六 4)
1、不信的人是召會所不看為甚麼的。
2、在不信的人面前告狀是被定罪的。
(二)『我說這話,是要叫你們羞愧。難道你們中間竟沒有一個智慧人,能在他弟兄中間審斷麼?你們竟是弟兄與弟兄告狀,而且告在不信的人面前。』(六 5~6)
1、保羅在四章說,他不是要羞辱聖徒們;但這裏他卻說,他所寫的是要叫他們羞愧。
2、保羅他完全不贊同弟兄彼此告狀,而且是告在不信的人面前。
3、保羅裏面對這一件事,發生在召會中,覺得是需要被定罪的。
(三)不信的人審判案件是依據是非對錯(知識善惡樹的原則),但老練聖徒的審判乃是依據生命與十字架(生命樹的原則),有人理是對的但靈不對,在神面前靈若不對就站不住腳。
五、在弟兄間有爭訟之事是失敗的
(一)『你們彼此爭訟,這已全然是你們的失敗了。為甚麼不寧願受冤枉?為甚麼不寧願被虧負?你們倒是冤枉人,虧負人,況且這又是對弟兄。』(六 7~8)
(二)保羅說,信徒之間有爭訟的事是失敗的,他的意思含示在承受神國的事上,有了缺欠、過失、虧損、短缺。
(三)保羅在這裏問哥林多人為甚麼不寧願被虧負,為甚麼不情願學十字架的功課。他們並沒有受虧損,實際上他們纔是冤枉人、虧負人的。
(四)保羅寧願他們受冤枉、被虧負,就是情願忍受損失,學十字架的功課,能出代價持守基督的美德。
參、承受神的國(六 9~11)
『你們豈不知,不義的不能承受神的國麼?不要受迷惑,無論是淫亂的、拜偶像的、姦淫的、作孌童的、同性戀的、偷竊的、貪婪的、醉酒的、辱罵的、勒索的,都不能承受神的國。』(六 9~10)
一、不義的與能承受神國的義
(一)保羅所說不義的是指那冤枉人的。我們若冤枉弟兄,就是不義的。信徒若是不義的,就不能承受神的國。
(二)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五章 20 節告訴門徒,『你們的義,若不超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的義,絕不能進諸天的國。』
1、這裏的義,不僅是指救贖的基督,因我們相信接受祂,在客觀方面成為我們的義,使我們在神面前得稱為義(一 30,羅三 26);更是指內住的基督,從我們裏面活出來,在主觀方面作我們的義,使我們在今天活在國度的實際裏,並在將來進入國度的實現裏。
2、這主觀的義,不是藉著僅僅成全舊律法,乃是藉著成全新王在這段話裏所賜諸天之國的新律法,以補充舊律法而得著的。
3、國度子民照著國度新律法所得的這義,超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照著舊律法所得的義。我們天然的生命,不可能得著這超凡的義。這樣的義,只能由更高的生命,就是基督復活的生命,產生出來。
4、這樣的義,就是比作婚筵的禮服(啟二二 11~12),使我們彀資格,有分於羔羊的婚筵(十九 7~8),並在諸天的國實現時承受諸天的國,也就是在將來進諸天的國。
5、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的義,乃是他們憑人的生命,照著舊的字句律法,所行字句的義,而國度子民這超凡的義,乃是他們憑基督作生命,照著新的生命律法,所活出生命的義,在性質和水準上,都遠超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所行那沒有生命的義。
二、『承受』一辭含示享受,承受一件東西就是享受那個東西。
(一)承受神的國,指享受要來的國度,作得勝信徒的賞賜,與信徒的得救不同,乃是在得救之上所加的賞賜(加五 21 註 2)。
(二)要來的國度,將是得勝者歡樂承受的產業。按照馬太福音,國度的實現將成為得勝聖徒的獎賞,作為他們與主一同的享受。承受國度不僅是進入國度,更是得著國度作獎賞,給我們享受。
(三)這應當激勵我們,使我們過無罪、公義的得勝生活。我們若要過這樣的生活,就需要守除酵節。然後我們纔會過無酵、無罪的生活。藉著過義的生活,我們就有資格承受要來的國度。
(四)在來世承受國度,乃是追求義之聖徒的賞賜(太五 10,20,六 33)。
三、洗淨、聖別、稱義
『你們中間有人從前也是這樣,但在主耶穌基督的名裏,並在我們神的靈裏,你們已經洗淨了自己,已經聖別了,已經稱義了。』(林前六 11)
(一)這裏的洗淨、聖別與稱義,不是在客觀方面藉血得著的。這些是主觀方面重生的洗滌(多三 5),聖靈的聖別(羅十五 16),以及像這裏在那靈裏的稱義。
(二)在主的名裏
1、『在主的名裏』實際上是指在主自己裏面,因為名是指人位。一個人若不存在,他的名就毫無意義。
2、每當我們呼求主耶穌的名,就是呼求主的人位。祂是真實的、活的、即時的、便利的;我們一呼求祂,祂就有反應,祂就臨到我們。
3、每當我喊主耶穌,我深處總覺發燙;祂生命冉冉而升上,在我裏面成長(補充本詩歌 231 首)。
(三)在我們神的靈裏
1、名就是人位,而主的人位就是那靈。主的名與祂的靈是不能分開的,因為那靈就是祂的人位(約十四~十六)。
2、當我們呼求「哦,主耶穌!」主就來了。當祂臨到我們時,祂就是那靈。
3、保羅在主的名裏並在那靈裏經歷了主觀的洗淨、聖別及稱義。當我們呼求主名,並接觸這名所指的人位–那靈時,我們也會有這種經歷。
(四)重生的洗滌
1、重生的洗滌是指事物從一種光景轉變成另一種光景。重生乃是這種轉變的開始。
2、重生的洗滌,開始於我們得重生,繼續於聖靈的更新;這是神新造的過程,使我們成為新人。
3、重生的洗滌潔除我們舊人一切舊性情的東西,而聖靈的更新將新的東西,新人神聖的素質,分賜到我們裏面。
(五)聖別
1、復活的基督進到我們裏面時,就將神的性情分賜到我們裏面。這聖別的性情使我們有新生的起頭,重生我們,並且聖別我們。
2、復活的基督,乃是來點活我們的聖別元素。這個元素使我們有新生的起頭,點活我們,然後又聖別我們。
3、聖別包括一段漫長的過程,開始於我們得救的時候,然後延續在我們基督徒的一生中。
4、復活的基督是我們的聖別(holiness),也是使我們得以聖別的過程(sanctification)。
(六)稱義
1、這裏所指的稱義並非指客觀的稱義,乃是主觀的稱義。
2、客觀的稱義乃是藉著基督流出祂的寶血,救贖我們並洗淨我們的罪,使我們能彀得著神的稱義。
3、主觀的稱義乃是指基督將我們構成義的。當祂這活神進到我們裏面作恩典,我們就構成義的。
4、神賜恩典給人,顯示祂的義(羅一 17)。這恩典的大能,還在我們裏面運行,產生主觀的義,使我們與神、與人、甚至與自己,都是對的;並在我們裏面不只征服罪,也勝過撒但和死(五 21 註 2)。
5、基督成為我們裏面構成的元素和成分,就將我們從罪人變化為神的兒子,使我們得著稱義,蒙神悅納(五 19 註 1)。
肆、結語
一、召會生活中聖徒間密切往來,難免彼此有摩擦,在過程中願意被虧負的人就是生命力越老練的人。
二、寧願被虧負,不為自己爭合法的權益,就是跟隨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。
三、個人的得失不要緊,神的旨意當留心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