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s46r001-20250623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1- 藉呼求主名進入神兒子的交通
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1-
藉呼求主名進入神兒子的交通
讀經:哥林多前書一章 1~9 節
信息: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 1~3 篇
壹、前言
一、使徒保羅與哥林多召會的關係
(一)哥林多城是位於亞該亞省(相當於今天的希臘南方)境內。當使徒保羅第二次外出時,保羅初次抵達哥林多城,遇到同業的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,就與他們同住並一同織帳棚為生。起初保羅向猶太人傳揚福音,但因著猶太人不信,且抗拒、毀謗,於是他就轉向外邦人。保羅住在會堂旁提丟猶士都的家中,傳揚福音,並教導神的話(徒十八1~11),親手建立了哥林多召會。他在那裏停留整整約一年零六個月之久。
(二)大約五年後,當使徒保羅第三次外出停留在以弗所(位於今天土耳其的西南邊)三年滿時,聽到哥林多召會充滿難處的消息,他在那裏憂心流淚的寫給哥林多召會第一封書信(徒十九 21~22 及註,林後二4),率直的指出他們誤入歧途的真實光景(六 11)。不久,他就親赴哥林多召會訪問他們,並停留一段時日(林前十六 5~6)。
(三)隔年,他離開哥林多後,在鄰近的馬其頓省(在今天希臘的北方),又動筆寫給哥林多召會第二封書信,安慰鼓勵他們(徒二十 1 註),並豫備第三次再度訪問他們(林後一 15~16)。他對哥林多召會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和關愛,如同自己親生的兒女(十二 14~15)。
二、哥林多前書在新約裏被安排順序的意義
(一)四福音書記載主耶穌的生平,也給我們看見主藉著釘十字架成功了救贖,並且復活和升天。
(二)在使徒行傳裏,有主在諸天界並在復活裏,藉著祂的身體在地上的行動,產生召會,作為神的繁增。
(三)在羅馬書中,描繪了基督徒生活與召會生活完滿而完整的輪廓;同時也給我們看見基督徒生活與召會生活的教訓和原則。
(四)在哥林多前書,則給我們看見基督徒生活、召會生活、和身體生活的例證。並且在哥林多前書中,強調的乃是被治死、釘十字架的基督。
貳、著者、受者與問安
一、著者
『憑神旨意,蒙召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,和弟兄所提尼』(林前一 1)
(一)使徒保羅
1、憑神旨意
(1) 神的旨意就是神的心意,神的意願。這旨意乃是神為完成祂定旨而有的定意。而神的旨意與神的行政、神的管理有關。
(2) 使徒保羅照著神的旨意,並在神的行政之下蒙召,為要完成神新約的經綸。
2、蒙召作使徒
(1) 蒙召含有被設立的意思(羅一 1 註 5,林前十二 28)。使徒是受差遣負有使命的人(腓二 25 註 2)。
(2) 保羅的使徒職分不是由自己發起的,乃是蒙主呼召的。他原本是一個熱衷猶太教,到處逼迫那些呼求主名的人,25 年前他正往大馬色的路上,主親自向他顯現,他就接受了神的呼召(徒九 1~6,15~16)。14 年前他奉聖靈差遣到外邦作使徒(十三 1~4)。
(3) 神的權柄,總是隨著神的揀選、神的呼召(民十七 5)。而保羅受神差遣,就有地位和權柄,去餧養、建造哥林多的聖徒,並規正、調整那裏的召會。
(二)弟兄所提尼
1、本處與保羅一同外出盡職的所提尼,也許和行傳十八章十七節的所提尼不是同一位。
2、保羅寫的書信中,常提到與他當時配搭的弟兄們,這是在身體中服事的原則。
二、受者
『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召會,就是給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,蒙召的聖徒,同著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;祂是他們的,也是我們的。』(林前一 2)
(一)在哥林多神的召會,就是在基督裏被聖別,蒙召的聖徒
1、是神的召會
(1) 召會不是屬於任何人的,也不是屬於任何作法或道理;召會乃是神的召會(一 2),主的召會(太十六 18)。所以召會是屬於神的,是屬於主的;她包括所有神的兒女。
(2) 神的召會也指出召會是由神的性情所構成;其性質和內容是屬於神的。
2、在哥林多…的召會(the church in Corinth)
(1) 就召會的實際與實行來說,她有宇宙的和地方的兩方面。就著召會的性質與內容來說,召會是屬神的,是宇宙的,獨一的。就著召會在今世的出現和實行來說,召會必須是在地方上的。並且在新約聖經裏給我們的榜樣,都是以城市為範圍。一個城市只有一個地方召會。有時雖因人多,可分開聚會,但行政仍應該是一個。
(2) 如果我們只有地方的一面,卻沒有宇宙這一面,我們就徒有外面的形式,缺少裏面的實際;若是我們只有宇宙的一面,卻沒有地方的一面,就只有實際而沒有實行。
3、被聖別,蒙召的聖徒
(1) 第二節中,「給…神的召會」與「給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,蒙召的聖徒」,二者是同位語。這指明召會是眾聖徒的組合,眾聖徒是召會的構成分子。
(2) 聖別的意思是使之分別,並歸與神,以完成神的定旨。聖徒就是分別歸神的人。(羅一 2 註 3)
(3) 當我們信入基督時,就是當我們藉著相信祂,被帶進與祂生機的聯結時,基督是那分別我們,使我們聖別歸神的元素與範圍。我們乃是在基督的素質與範圍裏被聖別。
(4) 我們在基督裏是蒙召的聖徒,並不是蒙召作聖徒。所以不要看自己的光景,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蒙召。我們先有地位上的聖別,纔有資格逐漸達到性質上的聖別。
(二)同著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之名的人
1、「同著……」(together with)
(1) 「同著」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。這說出一個地方召會,是單由那地方的信徒組成的,不是由各處所有的信徒組成的。
(2) 這裏也指明本書不僅是為著在哥林多一地的召會,乃是為著在各處所有的信徒。
2、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
(1) 一面我們是「蒙召的聖徒」,另一面我們也是「呼求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」。我們的蒙召是來呼求的!蒙召是一次永遠的,但呼求主的名卻是一生之久。我們需要不斷呼求祂。
(2) 呼求(call upon)是由「在…上」和「(按名)呼叫」所組成,是以聽得見的聲音呼叫(徒二 21 註 1)。因此呼求主耶穌的名不是默禱,乃是用聽得見的聲音呼求主。
(3) 呼求主的名不僅是我們得救的祕訣,也是我們得享主豐富的祕訣。當我們呼求主耶穌的時候,我們的全人會被挑旺起來,我們整個裏面的人都得著操練。
三、問安
『願恩典與平安,從神我們的父,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。』(林前一3)
(一)恩典是神作我們的享受(約一 17,林前十五 10)。平安是恩典所產生的光景,出於我們對父神的享受。
(二)我們是神的造物,也是神的兒子。就我們是神的造物說,祂是我們的神;就我們是神的兒子說,祂是我們的父。
(三)我們也是主所救贖的人。就我們是主所救贖的人說,祂是我們的主。恩典與平安是從神我們的創造主,從我們的父,並從我們的救贖主臨到我們的。我們既是祂所創造、救贖並重生的人,就有地位從祂領受恩典與平安。
參、起初的恩賜
一、因神在基督裏所賜的恩典,信徒就在基督裏樣樣都得以富足
(一)『我因神在基督耶穌裏所賜給你們的恩典,常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。』(一 4)保羅首先為哥林多信徒感謝神,不是根據他們裏面的光景,乃是根據神在基督裏所賜給他們的恩典。
(二)『你們在基督裏,在一切的發表和知識上,樣樣都得以富足』(一 5)。古時候希利尼人(即希臘人)普受教育,崇尚哲學;保羅稱讚哥林多信徒因神的恩典,在一切關於基督之神聖思想的發表上,並在一切對於認識基督的領略和理解上,都是富足的。
二、保羅為基督所作的見證,在哥林多信徒裏面得以堅固
(一)『正如我們為基督所作的見證,在你們裏面得以堅固。』(一 6)保羅對於基督的傳講,不僅有客觀的道理,更有主觀的經歷;使徒乃是見證人,為基督作活的見證。
(二)保羅用他們的生活,為基督作見證,使他們因神的恩賜在他們裏面得以堅固。
三、起初的恩賜與生命的恩賜
『以致你們在恩賜上一無所缺』(一 7)
(一)恩賜的意義:恩賜是我們經歷享受基督的恩典,帶來屬靈的技能與才幹,使我們可以在基督的身體裏盡功用事奉神。
(二)恩賜的種類
1、起初的恩賜
(1) 一個嬰孩剛出生來到人世間,他會呼吸,會哭,會微笑,會吸奶,這些基本的才能是因他得著的新生命而賦予的。
(2) 當我們相信主耶穌的時候所領受初期恩賜,就是永遠的生命(羅六23)和聖靈的恩賜(徒二 38)。這些恩賜是從恩典產生的,是內在的。
2、生命的恩賜
(1) 當一個孩子接受食物餧養,按階段接受正規的教育,逐漸就發展出更多技能和才幹,能彀分擔責任,造福人群。這些都是因著先有人的生命,又加上後來生命的成長,良好的教育與訓練,就自自然然發展出許多成熟的技能與才幹。
(2) 當一個基督徒在召會生活裏,因著正常喫喝享受主,就藉著生命的長大,和在生命中的變化,發展成為生命的恩賜,使他可以在基督的身體裏盡功用事奉神。就如為神說話並說出神(申言者的恩賜)、傳揚福音的恩賜、幫助人的恩賜等。
(3) 更因著羨慕服事召會,就長出辨別諸靈的恩賜、知識的言語(教師話語的恩賜)、智慧的言語(使徒話語的恩賜)、治理召會的恩賜、像使徒可以建立並牧養召會。
(三)哥林多信徒雖然領受了起初的恩賜,也在基督裏,在一切的發表和知識上,樣樣都得以富足。然而他們非常缺乏生命的長大,起初的恩賜還沒有發展,以致他們在基督裏仍舊是嬰孩,是屬魂的、屬肉體的,甚至是屬肉的,於是他們中間就有各樣的難處。
肆、基督是神賜給我們的分
『祂(主耶穌基督)是他們的,也是我們的』(林前一 2)
一、本卷書揭示「包羅萬有的基督」二十項豐富:(1)神賜給我們的分、(2)能力、(3)智慧、(4)公義、(5)聖別、(6)救贖、(7)榮耀、(8)神的深奧、(9)神建造的惟一根基、(10)逾越節、(11)無酵餅、(12)靈食、(13)靈水、(14)靈磐石、(15)頭、(16)身體、(17)初熟的果子、(18)第二個人、(19)末後的亞當、(20)賜生命的靈;前十九項豐富都具體實化在最後一項「賜生命的靈」裏。神已將這位包羅萬有的基督賜給我們,作我們的分,給我們享受。
二、「分」是指分得的土地或產業。當神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進入迦南時,每一個人都分得一分地業,他和後裔可以在其上經營,享受美地出產。最終聖殿聖城出現,他們為神掌權,使神安息。美地是基督的豫表,包羅萬有的基督是神賜給我們每位聖徒的分(西一 12)。
三、我們該專注於祂,不該專注於祂以外的任何人事物。我們該對準祂,以祂為我們惟一的中心,並一切的問題難處的答案。無論在甚麼地方,或甚麼情況,基督該是我們惟一的中心,而我們不應被任何有恩賜的人、或過分強調的道理、或特別的作法所岔開。
伍、蒙召進入神兒子的交通
『神是信實的,你們乃是為祂所召,進入了祂兒子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交通』(林前一 9)
一、希臘文裏的「交通」(fellowship),是指「一同參與,共同分享」,是指一個人把他個人的利益,為著某一共同的目的,放在一邊,並聯於別人(約壹一 3 註 3)。交通不單指和別人有來往,也指有分於那人。結果在每一方面都是彼此互相的。
二、不僅我們享受基督,基督也享受我們
(一)我們蒙召有分於那與神兒子耶穌基督聯合,並共同享受基督作祂賜給我們的分。
(二)我們已經蒙召進入與祂的聯合裏,在其中我們與祂是一,祂也與我們是一。林前六 17『與主聯合的,便是與主成為一靈。』的「聯合」,與林前一 9 的「交通」是同義辭;聯合實際上就是交通。
(三)當我們享受基督和祂的一切所是時,祂也在享受我們和我們的一切所是。雖然有時候我們很可憐、有限,祂仍舊享受我們,就像父母之於兒女,但祂會等候我們更多成熟。
三、因著在基督的身體裏,與基督聯合是一,我們也與身體上的眾肢體彼此間有交通
(一)每個主日我們在主的筵席上,我們一同有分於祂的血和身體,我們就與眾肢體彼此有享受並交通(林前十 16,21)。
(二)這樣的交通,就是由聖靈所實施的交通(林後十三 14),必是惟一的,因為祂是獨一的;這交通禁止在祂獨一身體中間有任何分裂。
(三)因此,我們對於地方召會,或個別的信徒,都不該有甚麼「偏好」。只有基督,是所有基督徒惟一的中心。有偏好就是失去基督這惟一的中心,偏好是屬肉體的,並在肉體裏(林前一 2,9,11~13,三 1~4)。
四、「呼求主名」是進入神兒子交通和享受基督,最實際而簡便的路
(一)『祂是他們的,也是我們的』(一 2),這裏的他們和我們是指上文所說在各處呼求主名的人。藉著清心呼求主的名,我們就與主有交通,使我們享受基督作我們獨特的分,享受這包羅萬有基督所成就、所達到、所得著的一切。
(二)呼求主名,含示信入祂。『人所未曾信入的,怎能呼求?』(羅十 14)呼求主名是信徒的標誌。『凡呼求主名的,就必得救。』(羅十 13)祂是信徒的救主(提前四 10),呼求主的名是我們得救的祕訣。
(三)『祂對一切呼求祂的人是豐富的』(羅十 12)。呼求主名是我們得享主豐富的祕訣。從人類第三代以挪士開始,以至新約神所揀選的信徒,都是憑著這祕訣得享基督的救贖、救恩和祂一切的豐富(參︰徒二 21註 1)。
留言
張貼留言